与从前比较,2003年有关金融财物办理公司的音讯好像少了许多。拍卖、重组、打包出售、法令追讨……一切的不良财物处置作业都在墨守成规地进行。但是,见诸报端的一些信息隐约透露着安静中的不安静。
2003年1月23日,我国信达财物办理公司在京举行会议。会议清晰提出,该公司2003年作业的整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坚持开展、决心立异、深化改革、加速转型的作业新格局,加速财物处置,持续深化债转股作业,要点推动呆账处置,进步处置功率;加速战略转型……”作为金融财物办理公司的作业要点,战略转型在此被提出。
2003年10月,我国东方财物办理公司招集全辖各办事处总经理在京举行会议,会议清晰要求东方公司要赶快完结由政策性运营向商业化运营的改变,在公司的内部办理上,依照商场化要求,调整公司的运转机制、组织机构等,把开展的立足点放在本身尽力的根底上。此音讯近一步清晰了金融财物办理公司转型的方向,即走商场化的路途,完结我国金融财物办理公司由政策性运营向商业化运营的改变。
有数据显现,现在,我国四大财物办理公司不良财物处置作业已完结一半以上。依照这样的速度,至2006年,我国四大金融财物办理公司1.4万亿元不良财物的处置作业就将悉数完结。到时,四大财物办理公司将走向何方?四大财物办理公司近万名职工的终究归宿安在?一切都悬而未决,但四大金融财物办理公司却在悄然进行着本身转型前力的积储。
2003年我国信达财物办理公司年终会议在将战略转型列为公司作业要点的一起,也提出了该公司完结转型的五项行动,即大力争夺中间业务、稳固和做好现有中间业务、夯实中间业务的客户根底,加速培养和扩展安稳的潜在客户集体、调整和完善直属公司的功能定位、加强对中间业务的领导和办理。就在举行这一会议的同一天,信达向社会宣告,该公司与德意志银行签署财物证券化和分包一揽子协议,此举亦被媒体喻为金融财物办理公司财物证券化的重大突破。
6月26日,华融财物办理公司与中信信任投资有限公司在京签署《产业信任合同》和《信任产业托付处置协议》,这是我国财物办理公司初次以信任方法处理不良财物。一起,信任分层处置不良财物亦被媒体称作“准财物证券化”。
12月,华融财物办理公司对外宣告,该公司以对财物包预先设定底价并向确定的合格投资者发布底价,再由各合格投资者自愿招标的拍卖手法成功打包售出武汉区域账面价值17.8亿元人民币、触及153户企业的不良贷款。
一切这些,你能够将其视为不良财物处置的立异。但依照华融财物办理公司总裁杨凯生的说法,这一切更重要的是一种经历的堆集。确实,2003年,金融财物办理公司立异的方向便是经过投行手法在不良财物处置作业中的运用,为公司转型堆集更多的经历,从而在不良财物处置作业中完结其商场化运作所必需的力的积储。东方财物办理公司总裁柏士珍在一篇文章中说的更清晰:“要把我国的财物公司办得更好,使财物公司发挥积极作用,有必要激起财物公司的立异愿望,增强财物公司的立异才能,处理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依照商场经济基本规律,重塑财物公司,使财物公司在商场中运转。”